贵州省福泉市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引领供销流通新发展
2018-02-07 08:36:50
hngxds
100
福泉市供销社以“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建设+精准扶贫”为抓手推进贵农网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打通服务农村 “最后一公里”,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福泉市供销社在市工业园区建成一个电商产业园,是一个集配送中心仓储、展示、培训等相关功能的运营中心;在黄丝江边建成1个“贵农网”县级特色馆,入驻“贵农网”县级特色馆商数达30余家。并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店面装修、统一经营管理的方式广泛吸纳个体经营户加入供销社“贵农网”,现在全市已建成了电商+贵阳银行金融综合服务站(点)50个。福泉市供销社50个电商服务站点,已整合成为农民提供金融、保险、彩票、代收代缴费、农技等综合服务点。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争取支持抓统筹,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一是争取支持。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在人力财力上的支持,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副组长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电子商务领导、组织和实施工作,并将电商发展纳入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年终考核,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二是抓主体培育。一方面推进园区培育,在马场坪经济开发区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贵农网设立电商运营服务中心、电商创客孵化中心、电商培训中心、农特产品和工业品线上线下体验店。另一方面按照建设标准,在全市8个乡镇均建立电商服务站,构建市、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为推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搭建平台,打通农村电商“进路”与“出路”。
三是抓业务培训。为发挥好全市已建立的贵农网服务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市供销社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得到了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由市供销社、贵农网、贵阳银行三家联手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目前共举办电商服务站人员培训9期。培训的内容有网上购销、银行 “一卡通”业务、农村实体店转型、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又有计算机房实际操作。集中培训后,又指派技术人员对点上业主进行上门服务,实行一对一操作指导,从“入网”到贵农网后台运营操作以及电子支付等基础内容,直到教会他们能亲手操作电子化平台。现所有的站点均能提供代购代销、代缴电费、手机充值、代购火车票等综合服务。
四是抓舆论宣传。对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宣传,从思想上引导他们重视当下的“线上+线下”的电商发展模式,让他们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卖得好、卖得快、卖得远、卖出价格,增强他们对电商发展的信心;一边利用建设中的机会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转变消费习惯,通过贵农网电商平买到更实惠、更便宜的生产生活用品。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在全市乡镇(街道)、村组主要路口悬挂100余幅电子商务宣传标语、印发1万份电子商务宣传单,广泛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依托资源抓结合,打造电商+特色品牌。紧紧依托福泉市区位优势和福泉市供销社在江边、水源两地发展的产业聚集优势,打造富有供销社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品牌。一是打造贵农网+乡村旅游品牌。我们依托黄丝江边、牛场水源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坚持把乡村旅游、山地农业、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与“贵农网”农村电子平台结合起来,创新模式,打造“贵农网”供销社特色品牌,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二是打造贵农网+山地农业品牌。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山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三是打造贵农网+精准扶贫品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精准识别、管理、服务贫困对象,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四是打造贵农网+基层党建品牌。通过发展电子商务打造“智慧党建”,并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
(三)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助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市50个电商服务点,年实现网上销售已超过1000万元。这此电商服务点通过帮助当地群众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网上销售,如销售土鸡、土鸡蛋等,从而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站点还帮助企业销售产品,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如黄丝江边服务站点,通过网上销售,倒逼产业发展。福江公司为扩大种植面积,共流转土地群众土地1520亩(其中贫困户有208亩),涉及农户382户(其中87户是贫困户),每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120余万元,通过返请农民工务工年解决就业100余人(其中贫困户有37人),年支付农民工资150余万元。产业发展了,环境改善了,促进了农村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人气,带来了商机。景区每年平均带动42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6户)发展农家乐和烧烤,农家乐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给农户每年增加收入共300万元以上。累计助民收入每年达800万元左右。尤其是电商产业园区,孵化更多的电商企业,促进全市企业和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我市明确要求各企业在招工时都要拿出一定比例给贫困户就业,并且开展了“百企帮百村、同心助脱贫”专项行动,累计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增加贫困群众收入100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