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重点任务!河南省委省政府发文,事关每个人的饭碗

2022-09-13 17:37:30 12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粮食节约行动实施方案》全文如下。
    
为加强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降低粮食损耗浪费,保障粮食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突出抓好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及餐饮消费等关键环节节约减损,强化刚性制度约束,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节约减损取得实效,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河南力量。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省节粮减损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更加完善,常态长效治理机制更加健全。粮食生产环节损耗持续降低,确保小麦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85%提高到90%以上,粮食产后损失率由8%降低到4%,原粮“四散化”(散储、散运、散装、散卸)运输比例由95%提高到98%以上。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取得明显进展,“光盘行动”深入开展,食品浪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产环节减损
    
1.推进农业节约用种。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创新和良种联合攻关,重点在绿色、抗逆、高产、优质、专用和宜机械化作业等突破性新种质、新品种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依托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加大先进适用精量播种机等研发推广力度。加快推广玉米单粒播种、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及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节约用种数量。
    
2.推动农业绿色生产提质减损。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等资源化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大力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不低于4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3%以上。建立省、市、县三级预警体系,以污染高风险区域耕地土壤为重点,每年布设土壤与农产品协同监测点位,按照“监测—预判—处置”的思路,精准管控耕地土壤环境风险。落实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减少生产环节损失,做到小麦条锈病防控应防尽防、小麦赤霉病防控重点区域全覆盖,统防统治率达到50%以上。
    
3.降低粮食收割损耗。引导农作物传统收割方式转变,减少收割损耗。根据当地农作物分布、地形特点、种植习惯等,优化技术集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制定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方案,组织宣贯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开展机收减损技术指导,降低收获损失。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推广智能绿色高效收获机械应用。将农机手全部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范围,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培训,组织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切实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
    
(二)加强粮食产后服务环节降损
    
4.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立集烘干、清杂、除尘、杀虫于一体的粮食整理中心,为种粮农户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服务,促进粮食提质进档。
    
5.提高粮食产后烘干率。深入实施粮食烘干机购置补贴政策,将粮食烘干成套设施装备和烘干中心纳入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范围。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等为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烘干用地、用电统一按农用标准执行。
    
6.加强粮食质量监测。坚持定期开展粮食质量监测与调查工作,加强粮食卫生指标、品质指标、农药残留及重金属检测,建立健全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粮食损失。
    
(三)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
    
7.引导农户科学储粮。指导农户实施科学储粮项目,推广适用于农户的多型规模储粮新装具。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技术培训和服务,将科学储粮技术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探索为农户代储粮模式,引导粮食储备企业、粮食生产企业、具备科学储粮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完善粮食储备条件,降低农户储粮损耗。
    
8.加强仓储设施节约减损。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推进绿色储粮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加快实现绿色储粮。到2025年,应用绿色储粮技术仓容突破1000万吨。加强智慧粮库建设,深化信息、自动化控制、智能仓储技术等在粮食仓储领域的应用,将承担政府储备任务的企业全部纳入全省智慧粮库平台,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
    
(四)推动粮食运输环节减损
    
9.完善运输基础设施。支持铁路专用线、专用码头、散粮中转及配套设施建设,减少运输环节粮食损耗。加快完善周口港、信阳港等港口粮食集并发运设施,利用港口集装箱补贴,发展粮食集装箱公铁水多式联运。
    
10.推广应用粮食运输设备。大力发展原粮“四散”运输,积极推广散粮火车、铁路集装单元化设备、汽车散粮运输车、内河散粮运输船及港口专用装卸和回收设备。支持小麦粉加工企业配备散装面粉发放设施、运输车辆,支持规模化用粉企业配套散装面粉接收设施。
    
11.健全农村粮食物流服务网络。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等为抓手,完善农村交通网络,提升粮食运输服务水平。到2025年,新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形成建制村到乡镇0.5小时和乡镇到县城1小时交通圈。依托区域物流枢纽、节点和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农村物流三级配送网络,推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优化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到2025年,农村物流服务覆盖乡镇、建制村比例达到100%。
    
12.开展粮食物流标准化示范。依托粮食储备基地,积极推动散粮运输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信息互联共享、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
    
(五)减少粮食加工环节浪费
    
13.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推广全谷物、杂粮等既有利于营养健康又节约的粮油食品科研成果。持续推进适度加工技术研究,鼓励内源营养加工等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谷物蛋白、米糠油、生物材料等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实“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发展全谷物产业。创新食品加工配送模式,支持餐饮单位充分利用中央厨房,加快主食配送中心和冷链配套体系建设。
    
14.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加快推广饲料精准配方和低蛋白日粮技术,提高蛋白饲料利用效率,降低豆粕添加比例。加快开发利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缓解蛋白质饲料短缺问题,降低饲料用粮消耗。持续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降低精饲料用量。
    
15.强化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应用高效加工技术,综合利用碎米、米糠、稻壳、麦麸、胚芽、玉米芯、饼粕等副产物,生产食用产品、功能物质及工业制品,提高粮油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工业用粮结构,对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业发展进行调控。
    
(六)有效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
    
16.强化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督促餐饮外卖平台、餐饮服务经营者以醒目方式提醒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在菜单或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页面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分量、规格或建议消费人数等信息。支持自助餐服务单位对消费者浪费行为适当加收费用。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情况的监督,督促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开通举报热线,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浪费行为,加强执法监督。
    
17.落实单位食堂反食品浪费管理责任。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建立食堂用餐人员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按用餐人数采购、加工、配餐。鼓励采取预约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补餐等方式,科学采购和使用食材。建立机关食堂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将反食品浪费纳入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活动内容。开展单位食堂检查,及时纠正浪费行为。
    
18.加强公务活动用餐节约。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按要求开展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公务活动原则上在单位食堂用餐,积极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原则上实行自助餐。严禁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或大吃大喝。
    
19.完善学校餐饮节约管理机制。强化学校就餐现场管理,加大食堂就餐检查力度,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中小学、幼儿园落实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纠正学生不良饮食习惯,减少食物浪费行为,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饮食习惯。根据不同人群餐饮消费特点,实行大小份菜、半份菜、拼菜和自助餐等供餐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按量收费制度,方便师生按需购餐。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粮食节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培养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20.推进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建立厨余垃圾收集、投放、运输、处理体系,2023年年底,全省建成并投运与产生量基本匹配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十四五”期间,全省新增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家庭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820吨/日以上。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支持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强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市场推广,推动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七)加快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
    
21.加强节粮减损技术研发。支持加快气吸排种、低损喂入、高效清选、作业监测等播种收获环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开展粮食高效低损收获机械攻关,优化割台、脱粒、分离、清选能力。加强绿色储粮、粮食物流技术和装备研发,保证粮食品质。加强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衔接技术及标准化内河散粮运输船只研发与应用,提高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效率。加快开发原粮增值加工等关键技术,发展杂粮食品生产品质控制、营养均衡调配、生物加工等关键技术。
    
22.推动节粮减损技术改造。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开展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强化粮油产品提质增效、中高端产品增品增量。推进面粉加工设备智能化改造,鼓励应用柔性大米加工设备,引导油料油脂适度加工,完善粮食加工上下游产业链,提升粮食加工行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粮油加工转化率,降低粮食损耗浪费。
    
23.强化节粮减损技术推广。实施农技推广效能提升计划,选树一批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典型,推广1000项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积极推广应用节粮减损提质增效新技术,强化防霉抑菌技术应用,整治超标粮食,降低储粮损耗。加快应用小麦、玉米、稻谷、大豆等粮油适度加工技术成果,推动低温升、立式等碾米设备,以及先进油脂加工成套装备、小麦磨粉新装备广泛应用。
    
(八)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引导
    
24.加强节粮减损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餐饮安全你我同查”活动,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提供分食服务。把节粮减损要求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等,推进粮食节约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将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形成制止餐饮浪费长效机制,纳入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将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内容,充分发挥各类创建的示范引导作用。
    
25.加强节粮宣传引导。引导消费者逐步走出过度追求“精米白面”饮食误区,减少加工损耗,提高粮油出品率。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广泛宣传报道节粮减损技术和相关知识、经验做法及典型事例。拍摄制作全产业链节粮减损系列电影科教片,多层次、立体化提升影响力、传播力。推出一批具有较高观赏性的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主题公益广告。在用餐场所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增强反食品浪费意识。创新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策划开展主题作品征集、“光盘行动”、浪费现象随手拍、粮食安全微课堂、反食品浪费学习实践等活动,加强节粮减损宣传教育。强化粮食安全舆情监测,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严格食品浪费信息监管,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等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自觉抵制陈规陋习,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26.强化国际节粮减损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节粮减损活动,做好全省先进典型推广宣传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建设,引导支持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双向交流,鼓励有条件的粮机装备企业走出去,为国际节粮减损贡献力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坚决扛牢维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做好节粮减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节粮减损工作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压实工作责任,充分运用考核结果。省直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明确分工、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确保节粮减损工作取得实效。
    
(二)完善制度标准。依法落实管粮节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按照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稳步推动反食品浪费、粮食安全保障等纳入我省地方立法计划。制定我省粮食节约领域地方标准,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企业制定相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三)严格监督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定期组织粮食节约专项检查,重点加强对公务接待活动、餐饮企业、宾馆饭店、机关、学校的检查,对发现的突出问题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表扬先进,鞭策落后,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来源:河南日报)